会议要求,深刻领会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所蕴含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要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统筹农村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协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要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然地理格局和自然资源禀赋等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实施单元,合理安排实施时序和阶段任务。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紧密结合群众意愿、资源禀赋、财政状况等确定不同整治方式。要坚持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按照省负总责、市级监管、县乡实施的原则操盘股票配资开户,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坚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和发展观,锚定既定目标持续发力。
半月谈评论员 徐宁
社会物流成本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分,强调要“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应当看到,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解决物流成本问题。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将“推动物流提质增效降本”作为“十四五”时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被明确提及。今年2月下旬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作了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汇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今年5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关工作。在重要会议上反复提及物流成本议题,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措施锚定“降低物流成本”,反映出中央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心。
持续努力之下,近年来我国物流成本一降再降,为企业和群众减负已初步取得成效。国际上通常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经济运行中投入的物流费用水平。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4.4%,较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降低为14.2%。
船舶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 郭绪雷 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仍然较高,“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仍较突出,物流成本仍有削减空间。
造成我国社会物流成本较高的原因比较多,制度性成本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供应链管理水平不足、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物流要素资源整合不足等情况不容忽视。
就拿运输方式来讲,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的七成多由公路运输完成,相比铁路和水运,公路运输成本高且污染大。而且长远来看,汽车燃油和高速公路成本的下降空间也不大。我国铁路运输总体上仍是非竞争性市场,地方路局之间协同不畅,港口和大型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通达性不高,申请接入国铁运输网络审批不易,这使得铁路运输存在“连而不畅、邻而不接”的问题。
从制度性成本上看,物流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区域分割等问题,各类平台公司之间缺乏合作、各自为政,其结果是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投入,甚至出现相对过剩。诸如运杂费用名目多、委托运营不透明、仓储用地难保障、载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凸显物流标准化建设不足的现实,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难以协同联动,进一步推高了全社会物流成本。
再从供应链管理水平上看,我国仍然处于传统物流管理阶段,缺乏从货源方到流通中介方再到消费者的全链条管理系统。例如,山东寿光的大蒜要卖到北京消费者手里,至少要周转5次以上,不仅增加了搬运装卸保管成本,而且带来一定损耗。农业农村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年我国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肉类、奶类、蛋类七大类食物按重量加权平均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约4.6亿吨,其中生产流通环节食物损耗3亿吨。这些损耗也在增加社会物流总成本。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聚焦物流行业本身的运输、仓储、管理等环节,还要在产品结构、产业组织、要素配置等方面发力,打好“设施+制度+技术”的“软硬组合拳”。
加强设施联通,完善硬件基础。通道、枢纽、网点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三个基本要素。合理布局物流网络,优化运输线路设计,不仅能够缩减物流时间和运输里程,更能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物流通道的运输能力和效率,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深入实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完善物流枢纽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堆场、转运场站、公路联络线等配套设施及集疏运体系,构建干线支线物流和仓储配送规模化组织、一体化运行的物流集散网络。要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加快多式联运发展进程,配套完善相关运输设备、优化运输线路,务实推动铁路进码头、进园区、进厂矿,打通“公转铁”“公转水”的堵点卡点,更好连接“站”与“厂”,因地制宜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要统筹规划建设物流枢纽,建设一批现代化物流园区,集中布局仓储、配送、信息等物流设施,提高物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完善制度配套,升级软件服务。物流涉及的环节非常繁复,降低制度性成本,提高市场化程度,优化监管与管理流程,有助于建立统一高效、竞争高效的物流市场。要建立地方政府与物流企业、行业组织、互联网平台、物流从业者的协同合作机制,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要有效降低物流税费成本,落实物流领域税费优惠政策,加强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监管。持续深化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健全物流市场规则,完善物流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实行更加灵活多元的运价方式,增强铁路、水路运输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培育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现代化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实施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充分发挥民营物流企业在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引导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时效和便利度。
牵手数智技术,实现创新驱动。在过去10余年间,物流业迅速从传统的人工搬运、人工配送、人工管理升级到无人仓库、自动分拣、智能配送。智慧物流在缩短物流时间、提升配送效率、减少物流延误和损失、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物流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物流业降本增效的主攻方向。要提高全社会物流实体硬件和物流活动数字化水平,发展“人工智能+现代物流”,推进传统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此外,还要健全数据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物流业各项数据编码、管理、安全等技术标准,统一不同平台技术接口标准,提升平台兼容和数据交换的便利性,以高质量数据流动促进高水平物流运转。
从长期看,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在各部门协同发力下,物流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模式会加快应用操盘股票配资开户,我国物流成本有望逐步降低至更合理水平。